张炫 | 南京博颂莱爵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
上海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国家三级心理师。多年国际学校、双语学校教学经验,擅长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融合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撰写的相关论文获评南京市优秀教育论文。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一开篇,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过去几十年教材开头必学“汉语拼音”的安排被打破,改为先识汉字。
这样安排一是为了充分利用儿童的学前期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汉字教学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段需要认识1600个汉字,其中一年级需要认识500个字,汉字学习可谓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一年级新生更好地开启识字学习,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我们的语文课这样展开了。
与知识同等重要的是习惯
写字喽
一二——书放平
三四——拿铅笔
五六——身坐正
七八——准备写
握笔——一捏一靠和一顶
写字——一尺一寸和一拳
在博颂莱爵的语文课堂上,每次开始写字之前,教室里都会响起师生对答写字口诀的声音。
有趣的“写字歌”帮助孩子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已经逐渐习惯了按照口诀主动检查自己的写字姿势。
习惯虽小,却是学习根基;习惯之重,足以影响一生。习惯的养成不是枯燥的说教和被动的限制,而是从小处着手,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让过程变得有趣,也是让孩子们感受好习惯带来的帮助,让习惯成为自主需求,化被动为主动,让好习惯的养成和保持形成良性循环。
和教室同样有效的是户外
《天地人》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节识字课。
老师带着大家走出教室,抬头看看天空,张开双手、抬起头,就是“天”的字形。
看着蓝天、白云扩词,轻松联想星辰、嫦娥、雄鹰;低下头来,脚下踩踏着的是“地”,四周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校园和老师同学。
和小伙伴协同作战,一起用身体拼出“人”字形。
在“拼凑”汉字的过程中自然区分了形近字,识记了汉字的笔画,体会了团队合作。此时此刻,“天地人”不再是教室里枯燥的“tiān”、“dì”、“rén”,而是张开双手的“天”、踩在脚下的“地”、同伴合作的“人”,更是可以展翅翱翔的天、赖以生存的地、朝夕相处的人。多年以后孩子们回想起这堂课,也许能从中体味出几分天地人的哲理蕴意!
与书本同时作用的是生活
古人之所以把宇宙万物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属性,称之为“五行”,是因为五大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习识字的第二课《金木水火土》时,老师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了解字形的演变
孩子们首先从象形字的角度,了解了生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对几个生字的“音”和“形”有了初步理解。
寻找与字有关的事物
学生借助字卡,在教室里找带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事物,将“字”与“物”起来。
表达和拓展
最后,每个小组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找到了什么以及在哪儿找到的,扩词、成句练习也就自然发生了。
在孩子们眼中,“金”是教室的门把手,是老师的金项链;“木”是木门框,是木桌子;“水”是水杯里的饮水,是人体内的血液;“火”是保卫安全的灭火器;“土”是室内的盆栽,是室外的大地。
孩子们认识到,书本里的汉字不仅是用手写出的一笔一划,还是用嘴说出的一言一语,更是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是汉字,学生将识字活动从书本延伸到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让孩子们从生活语言带出汉字、拼音,将拼音和识字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学习、巩固和应用了汉字,又提高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
比老师更加重要的是学生
一年级部编版教材要求会写300个字,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不断地练习和使用汉字。
常规的写字学习过程是老师范写,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最后反复记忆、练习。在这整个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只是用眼、耳和手在学习,培养的只是听和写的能力。
在博颂莱爵的语文课堂上,首先会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思考,“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它的结构、位置和笔画,大家觉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同学们各抒己见、互相讨论,有了初步结论之后,老师范写。如果范写出现问题,同学们再共同反思,提出修改意见。
整个过程下来,学生书写时会遇到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坑”没有了,学生的书写之路自然就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