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为中心,同步中拓展,基础与能力并进,句型写作为重点,基础串讲。重点明确,穿插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文学常识,知识面广。
一、识字与写字
1、双基培养目标。(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2)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的偏旁部首;(3)认识常用汉字1500个;(4)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2、创新能力培养。(1)能在生活环境中认字;(2)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识记生字,培养创造性识字的能力。3、学习习惯培养。(1)养成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的习惯;(2)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3)养成不认识的字主动查字典的习惯。
二、阅读
1、双基培养目标。(1)用普通话诵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2)认识文中出现的常用的标点符号同,并能体会标点表述的不同语气;(3)积累并背诵文中的好词好句。2、创新能力培养。(1)开展想像把课文中的故事接着往下编,培养想象能力;(2)诵读儿歌和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文的优美。3、学习习惯培养。(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边看边想,边看边做记录;(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能合理运用。
三、写话
1、双基培养目标。(1)能按要求写一句或几句话;(2)学习使用句号、逗号、感叹号等。2、创新能力培养。(1)在写话中能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2)能模仿文中儿歌,自编浅显的儿歌。3、学习习惯培养。(1)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2)每天写一句话。
四、口语交际
1、双基培养目标。(1)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2)用普通话和别人交谈。2、创新能力培养。(1)听人说话时注意力集中;(2)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习惯。
包含看拼音写汉字、圈出正确读音、辨字组词、结构笔顺、照样子写词语(词语搭配,写成语)、造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短文阅读和看图说话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生动有趣的讲课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