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拿高薪,进名企;有的人考研可能是因为本专业不好,比如,我就认识一个朋友是特殊教育专业,面比较窄,所以就想考研换个更好的专业,当然,也有同学可能是不喜欢本专业想换专业的。
还有的人可能是想读博士,去深造;有的人考研可能是为了考公务员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有的人考研可能是因为爱情,想和你的Ta在同一座城市;还有的人考研可能是想咸鱼翻身,觉得自己本科学校不够好,想在学历上再上一层楼。
考研的目标不一样,择校的策略就不一样,大家要想清楚自己考研是为什么。有的人考研可能是因为个人意愿,就是个人有一种情怀,比如名校情结。
除了个人意愿,这属于感性因素,理性因素建议大家需要考虑的是:
1.专业实力
2.学校实力
3.地域
4.竞争难度
学校的实力有什么作用呢?大家会发现名企,特别是最的那些,比如说BAT,Google,还有Microsoft之类的一些企业只会去名校办校招宣讲会。
地域的影响在于:在好的城市,你在读研期间可以去很多很好的大企业去实习,让自己的实习经历更丰富,也可以增加找到好工作的几率,实习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举几个例子:
如果有同学考研的目标就是为了以后能进好的企业工作,那么这些因素重要性排序大致是这样:专业实力、学校实力>地域>竞争难度,优先考虑专业实力和学校实力,接下来考虑地域问题,哪些地方的形式好,最后再考虑竞争难度,筛选之后如果有的学校竞争压力太大了,再考虑是否放弃。
如果你考研是因为爱情,可能重要性排序是这样的:地域>专业实力、学校实力>竞争难度,优先考虑的肯定是地域了,要去你的那个他/她在的城市,万一一个去了海南,一个去了新疆,可就太远啦。
如果你要考公务员的话,建议重要性排序是这样的:学校实力>地域>专业实力>竞争难度,你应该先考虑学校的实力,专业实力就不重要了,比如,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学校的头衔就可以让你在公务员这条路上更有优势;为什么第二考虑地域呢,比如,如果你要参加国考,想在北京当公务员,那在北京的学校上学就比在其他城市更好的。
总之,考研的目的不同,择校的策略就是不一样的。大家为什么要考研,现在可能也没想清楚,但是可以多跟学姐学长们交流,说不定就有些思路了呢。
二、如何判断学校实力?
比较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可以百度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大学综合排名、专业排名等等,各个排行榜可能顺序会有些不同,比如,有的时候清华大学在前,有的时候北京大学在前,但是这个没关系,大致是可以看到各个学校的所在梯度是在哪的。
这样就可以初步筛选出一些自己比较中意的学校了,在判断筛选了学校和专业的实力后,接下来可以看看学校所在的地区怎么样。
拿互联网行业举例,一个地区互联网发展的怎么样,其实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去各大招聘网站看互联网相关的招聘信息,比如拉勾网、智联招聘等。需要看的有三点:
1.这个地区招聘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职位多吗?
2.平均薪资怎么样?
3.高薪职位多吗?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判断竞争难度,大家需要考虑的有以下几点:
1.参考往年报录比
2.参考往年复试分数线
3.好学校的报考生源平均基础更高
往年的报录比就是报名了多少人,最后录了多少人。报录比和复试分数线可以去学校官网查看,但是有的学校可能不公布或者只公布一小段时间,找不到的话可以去考研论坛各个学校的版块里去找,一般会有学姐学长总结的一些考研信息和资料。
另外,好学校的报考生源平均基础更高一些,这也是大家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