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合作| 投诉/建议

400-888-4851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合肥慧学教育新闻中心 NEWS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介绍

发布时间:2020-01-03 10:20:30 已帮助:275人 来源:合肥慧学教育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介绍

小儿推拿是一种绿色的疗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小儿推拿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脾经(脾土)
  位置:
  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
  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
  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
  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
  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
  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
  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肝经(肝木)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经(心火)
  位置:在中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100~500次。
  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
  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

以上就是小编通过【合肥慧学教育】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资料,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我们。

以上就是 合肥慧学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介绍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 在线咨询
也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400-888-4851 让在线老师为你详细解答


上一篇: 健康管理师的好处 下一篇: 营养师前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肥慧学教育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天水路与新蚌埠路交口金辉悦府 咨询电话:400-888-4851

CopyRight © 2010-2025 订课宝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内所有内容。

沪ICP备16037964号-2

招生合作 版权/投诉 注册

网站地图 更新时间: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