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处闲看,夜来絮语——记杭州咨询师团队第三次导师督导活动
发布时间:2017-07-13 10:53:03 已帮助:438人 来源:杭州德瑞姆培训学校
对于咨询师团队成员来说,周二已成了一个有牵挂的日子,咨询师们已习惯在隔周的周二晚上,齐聚于东新园社区会议室,倾听导师或朋辈的督导。
这次我们邀请的是杭州第七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李敏,他诙谐风趣、轻松自在的督导风格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杭州德瑞姆培训学校】
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紧接着就是被督导咨询师呈报个案,然后咨询师们轮流谈感受及自由提问,最后由李敏老师点评与总结。
整个督导过程中,李敏老师说话不多,他也并不试图告诉在场的咨询师应该怎么做,他做的只是“呈现”。比如,当被督导咨询师陈述完毕个案情况,大家轮流谈及感受时,有的咨询师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李敏老师会再三坚持要求“谈感受”;当咨询师们纷纷询问个案细节时,李敏老师一言不发,只在最后点评“大家好像用问题把他逼到了墙角”;当被督导咨询师无意中提起“咨询收费”问题时,听着不起眼,快滑过去了,李敏老师突然问“为什么提收费呢”。
我们笑的时候,李敏老师也在笑,感觉他一直在场中,和我们贴合得很紧密。但他似乎又是脱离于场的一个观察者,如同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悬浮注意”,冷静客观,总是会在关键时刻提示我们注意一些可能会被忽略的情况。他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画卷,提醒我们去注意画卷上的细微之处,却并不手把手的指点我们如何去画。他认真回答我们的问题,同时也呈现多种可能性,他会坚持一些要求,但如果没有得到回应,他也会放手。这种“抱持”的态度,使咨询师们体会到一种被理解、被包容、被尊重的温暖,更愿意畅所欲言,直抒心臆。
这个感觉安全、温暖舒适的场,在两小时之后终止。李敏老师最后说了一些咨询经历中的趣事,却又将深刻的理论蕴含其中,比如自恋性人格的特点,总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并在心目中存着一个美好的幻像,当幻像破灭,心理上就会遭受到极大打击。
这样轻松愉快的结尾,让咨询师们很是恋恋不舍。这一次结束之后,督导活动阶段也告一段落,即将开始的第二阶段,你期待吗?
以上就是
杭州德瑞姆培训学校
小编为您整理静处闲看,夜来絮语——记杭州咨询师团队第三次导师督导活动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 在线咨询
也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400-882-5311
让在线老师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