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脚趾:设计楦头时,脚趾头前要有一定的空余量,能起到保护脚趾的作用。另外人脚趾的厚度:男25#约为21mm,女23#约为19 mm。楦头此处要满足人脚的厚度,并且加上鞋垫及袜子厚度3mm,即大姆指处楦头头厚25#为24mm,23#为22mm以上。
2.趾关节:趾关节是人脚内外侧最宽的地方,人脚能行走是靠趾关节的伸屈来完成的。趾关节活动量较大,因此鞋样设计时断帮线应尽量避开此关节位。另外脚趾围(代表人脚的肥度)是用内外趾关节点之间的围长来表示的。
3.脚背:脚背有一跗骨位,比较硬且高。要求鞋样设计时,口门位置不能太后。如图,假如这款鞋不放松紧,口门位就在鞋口,很显然,穿脱不方便。加了松紧后,开口位就不会太后,穿脱就方便了。
4.腰窝:腰窝处活动量少,且不容易碰到硬物,所以此处可以放置断帮线(从上图也可看出)。
5.后跟骨:后跟骨高度点一般是脚长的22%,女装23#脚长为230mm,后跟骨点约为50mm高,25#脚长250mm,后跟骨点约为54mm高。一般鞋样后跟设计高度都要参考后跟骨点的高度。
皮鞋:后跟骨高度加5 mm左右。
运动鞋:后跟骨高度加25-30 mm。
6.踝骨位:皮鞋鞋口的高度要受到踝骨位限制,一般要求低于踝骨中心10mm以上,要不然会打破脚踝皮肤。一般23#鞋口高度为45mm,25#鞋口高度为50mm左右。但运动鞋或者有些休闲鞋(领口有泡棉)鞋口高度可以超过此高度。
7.脚弯点:皮鞋前帮长度控制点,前帮长度一般不超过此点,否则会磨脚腕,但运动鞋鞋舌可以超过,因为运动鞋鞋舌有泡绵,比较柔软。靴筒也可超过脚弯点,因靴筒不贴脚弯处。
8.前掌:脚前掌部位,要求楦头此处有一定的凸起,合乎人脚的形状,穿着时会感到比较舒适。
9.脚心:脚心处要求楦头此处有一定的凹度,合乎人脚的弓形,增大脚与中底的接触面积,也会让脚穿着时感到比较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