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高校专业目录中有计划的生源数量。招生人数越多,录取概率越高。在选择一所大学时,你应该看看最近几年的数据,这将使它更安全。
申请人数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考试竞争压力的大小。这个数据看不到当年的最新信息。这些都是往年的资料,但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通过这些数据,结合自己的情况,很容易选择自己的院校。如果有的高校不公布考生人数,只能参考招生人数。
实际入学人数
结合去年专业目录中的实际招生人数和招生名额,可以推断出去年的招生情况。一些高校也会有扩招的传统,这也是应该考虑的。
报告比率
招生比例可以直接反映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很多名校热门专业的招生比例甚至可以达到20:1,这是名校热门专业真实情况的反映。
豁免人数
在一些名校,免试名额可能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因此留给统考生的名额非常少,考研竞争激烈,难度加大。因此,注册前必须明确申请职业豁免的人数,以供参考。
复试分数线
复试线是区分校线和院线的,这一点必须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某一学校的多个学院会提供相同的专业。在这个时候,每个学院的路线应该是不同的。学校通常会给出每个学院的最低复试分数线,千万不要混淆。
复检比例
即计划录用人数与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1:1.2是教育部规定的最低复试比例,即录取10人,有12人有机会进入复试。
最终得分计算方法
该数据用于分析次和第二次考试的分数在总分中的权重。初试成绩占总分的70%、50%,甚至只有30%和20%,这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