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记者刁钻而略显无礼的提问,李克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抓住对方的软肋——“论点太主观”,用一个法学术语“有罪推定”回应了一个政治诬陷,非常巧妙,而且特别符合西方本身的价值观。含蓄地告诉对方,这样问等于先把我认定是有罪的,是对人权的侵犯,对我国的恶意攻击,让对方理亏而退。
被告翻墙入室,窃得现金两万余元,未及逃走,原告归家发现,于是堵截被告,被告随手拎起一张椅子砸向原告,夺门而出。逃跑中被群众抓获,原告以抢劫罪对被告人提起公诉,被告律师辩护说:“我们认为被告的行为仅仅是盗窃,不能构成抢劫。椅子并没有砸到被告,被告一点伤害没有,这只是被告声东击西,引开原告逃跑的方法。”原告律师说道:“抢劫一定要伤害原告吗?刑法第263条——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
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使用暴力并不一定要产生后果。没有碰到原告就能忽略他使用暴力的行为吗?如果说椅子没有砸到原告,就不能判定使用暴力,那么杀人未遂者就没有罪了,这显然与法律规定矛盾。所以,本方认为,被告的行为属于使用暴力入室抢劫,辩护人的辩护不符合事实。”被告律师无言以对。
在这场精彩的法庭论辩中,被告律师企图通过以“椅子没有砸中”证明原告只是盗窃而不构成抢劫。原告律师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采取击其软肋——“论据不充分”,从而指出,如果被告没有砸到原告,就不构成使用暴力,那么杀人未遂也就不触犯法律了,一举驳倒了对方,证明了其行为已经构成抢劫。
奥运会上,中国小将叶诗文凭借强劲实力,力夺400米和200米混合泳,
还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记者会上,一位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你今年只有16岁,竟然力挫众多比你年龄大的名将,年龄这么小,竟然独得两枚,你是否服用过对提高成绩有帮助的药物,才获得这样的成绩?”叶诗文机智地反问对方:“如果年龄越大就越有实力,那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应该比我们更有优势!(笑声)如果独得两金就要怀疑是服用禁药,那你应该去问问你们国家的菲尔普斯,他上届奥运会一个人拿了八枚,嫌疑岂不是更大?”美国记者讪讪而退。
美国记者嫉妒叶诗文为中国独得两金,质疑她是否服用违禁药物。聪明的叶诗文没有生硬回击,而是准确地发现了对方的软肋——“论证太牵强”:如果年龄大是优势,老太太更应该来参赛;而如果一个人独得两金就要被怀疑服药的话,他们的“美国骄傲”菲尔普斯独得八金,自然嫌疑更大,这让美国记者的无礼质疑不攻自破。
前几届全国象棋个人赛落幕,经过激烈拼杀,北京选手王天一力挫群雄,获得冠军。但之后不久,有圈内人士质疑王天一实力,认为他有在比赛中利用象棋软件作弊的嫌疑。质疑者说:“当你陷入困境,你经常提出去洗手间。”对此,王天一反问对方:“请问规则是否允许去洗手间?”对方答道:“允许,但你可以在洗手间用手机使用软件分析棋局呀?”王天一笑着回答说:“我想问,象棋比赛中哪些属于技术犯规呢?”对方听了立刻背诵起来:“触模对方之棋子而不能吃该子。一方多走一步或棋子走往不能去的位置。在比赛进行时使用手机……”“是啊,您也知道,象棋比赛中,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的,赛前手机都要上交。那我又怎么能在洗手间用手机‘分析’棋局呢?”对方哑口无言。
王天一在大师赛中夺冠,却遭到圈内人士质疑用软件。对此,王天一并不慌乱,他找准了质疑者的软肋——“论证不严密”,由此展开攻击,引诱对方说出“使用手机”在象棋比赛中属于技术犯规。既然不能带手机,用软件之说也就自破了,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论辩中,抓住对方论点、论据、论证中的“软肋”,集中发动进攻,会让对方受到决定性的打击,从而败下阵来。这种技巧的关键,是找准对方软肋,这要求在论辩中积极思维,觅得对方漏洞之后快速反应。第二是要集中火力对对方软肋实施打击,不要分散火力,否则会削弱攻击效果。朋友们:这种技巧,您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