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17-07-24 15:48:36
AP艺术史课程相当于两个学期的大学入门课程,探索艺术,艺术市场的本质以及艺术的反应。通过250项具体课程内容的调查,调查从史前到现在不同的艺术传统的艺术作品,培养深入,从全球视角全面理解艺术的历史。学生积极参加到全球艺术世界,了解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他们进行关于艺术,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的调查,讨论,阅读以及写作和反馈以及对艺术的解释。
AP艺术史课程内容:
AP艺术史着眼于艺术的功能和效果。学生在分析艺术形式时考虑影响因素例如任免权,政治,阶级,信仰,性别和伦理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艺术的风格,技术,主题,时间轴;并对比,比较艺术模式。学生探索从史前到现在的世界艺术作品,探索的250个作品分为10个领域。
I.全球史前30000-公元前500年 4% (11部作品)
II.古中世纪,公元前3500-公元300年 15% (36部作品)
III.欧洲和美洲早期,200-公元1750 20%(51部作品)
IV.欧洲和美洲晚期,1750-1980 22%(54部作品)
V.土着美国人,史前1000-公元1980 6% (14部作品)
VI.非洲,1100-1980 6% (14部作品)
VII.西非和中非,公元前500-1980 4% (11部作品)
VIII.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公元前300-公元1980 8% (21部作品)
IX.太平洋地区,700-1980 4% (11部作品)
X.当代全球,1980-现在 11% (27部作品)
主要观点与学习目标:
在每个内容领域,学生探索主要的内容信息包括地区,文化和时间段。学生选择关注点,精学他们自己选择的与自己相关的认为有意义的艺术作品,主题和文化。
学生要求学习课程内容,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艺术史能力。例如视觉,语境,对比分析等。以下为学习AP艺术史课程的主要观点和学习目标。
主要观点1:
艺术家运用材料和思想去创造审美对象、行为或事件。
学生区分组件的形式、功能、内容以及艺术作品的语境。
学生解释艺术家如何为塑造艺术作品做决定。
学生描述语境如何影响艺术家为创作艺术作品做决定。
学生分析形式,功能,内容和语境以推断出或解释创作特殊艺术作品的潜在动机。
主要观点2:
传统和改变形成艺术创作
学生描述一个艺术作品或一组相关的艺术作品的传统或/和改变的特点。
学生解释在一个或一组艺术作品中的展现传统或改变的方式和原因。
学生分析一个艺术作品对创作一个或一组艺术作品的影响。
主要观点3:
学生定义一部艺术作品
学生分析不同的语境如何对同一部艺术作品有不同的解释。
学生对一部不熟知的艺术作品公平的归因。
学生在艺术作品的相似处和不同处的基础上分析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北京美擎国际教育
了解详情
咨询电话:400-888-9073
你也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让课程老师跟你详细解答: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