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合作| 投诉/建议

400-888-4846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北京两个黄鹂新语文教育新闻中心 NEWS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0-06-15 16:54:09 已帮助:198人 来源:北京两个黄鹂新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温儒敏曾历任许多学术要职:北大中文系主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国家级高校教学……

  除了专业研究,温儒敏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语文教育的研究与组织工作。从大学语文到中小学语文教育,编教材、开讲座包括身体力行讲课,他从多方面着手,希望带动大家回到语文教育的本质,“把学生被‘应试式’教育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

  语文教学不读书、读书少的通病要“治一治”

  近五年做“部编本”教材,是否需要对中小语文教育多做一些调研?

  1999年我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件事,就是召开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会议。2004年,北京大学成立语文教育研究所,带动了全国七所语文教育研究所(中心)成立,关注语文基础教育。

  北大中文系关注语文教育是有原因的。当时师范大学重点学科的设置和论文发表都向综合大学看齐,认为师范是小儿科,都希望升格,不太愿意在师范上下功夫。我说过一句,师范大学本来就是语文教育的主力军,北大不过是“敲边鼓”,什么时候他们回头重视语文教育了,那么北大语文所就可以收兵了。我们希望北大能够影响大家关注基础教育;当然,北大有关注语文教育的传统,京师大学堂“统管”过中小学教育,老北大很多教授都是教过中学的。

  温儒敏参与编写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封面

  在从事这些“奠基”工作的同时,您发现中国语文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最主要的问题是学语文不读书,读书少。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

  读书少是因为缺少氛围,社会心理焦虑,家长和师生不得不屈从于应试教育。这个问题的解决难度极大。为什么应试教育走不出来,不能怪教育本身,这和社会的紧张程度和焦虑感有关。大家总在说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永远是少数。竞争如此激烈,家长如此紧张,应试教育很难抑制。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方法上做点改进,希望能有些平衡。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那才叫水平。

  是怎样改进的?“部编本”的课文有哪些变化?

  课文数量减少了。拿一年级上册来说,原来人教版共有41课,包括汉语拼音13课,识字8课,另有课文20篇;“部编本”减少到32课,其中汉语拼音减少为8课,识字则增加到10课,另有课文14篇。一年级下册原人教版有39课,包括识字34课,课文5课。“部编本”减少为29课,包括识字8课,课文21课。人教版初中《语文》的七年级上册和下册都是30篇课文,“部编本”减为24篇。

  和旧教材比,“部编本”的教学类型增加了。一年级原来就是拼音、识字课文和一般课文这3种类型,还有一个供梳理知识、复习巩固用的“语文园地”,新教材则在原有3种类型基础上,增加“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以及“读书吧”等新的栏目。新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但课型和结构调整,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的内容了,也更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部编本”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哪些是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

  比如教材中有些思考题注重情景化的学习,就比较多地吸收了国外教材的经验;有些习题的设置不是让学生记住某个标准答案,而是开放式地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自己通过读书或者其他语文实践活动去解决问题。

  但也要防止教学中过多“活动”,把读书当作活动的“支架材料”,最重要的还是读经典,读基本的书。

  阅读考察将在高考中越来越重要

  您希望通过教材改革逐渐达到怎样的目标?

  从小学抓起吧,寄希望于小学和初中。在小学初中阶段养成读书的爱好与习惯,那么也就可能打好一生发展的底子。所以新编的小学初中语文教材是很注重激发阅读兴趣和拓展课外阅读的。

  要想办法让学生不要过早陷于流俗文化,微信、电视、漫画、网络文学……非常容易吸引中小学生,但有很多都是流俗、时髦,甚至垃圾,孩子自制力差,进去就难于自拔,那么还怎么要求他们读书。

  新教材在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也希望通过亲子阅读,多少能净化一下读书的空气。如果我们的社会有20%的家庭有些读书的氛围,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可能会大大好转。

  这个目标看上去并不高

  很难。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上去了,但大家都觉得社会风气比较粗俗,精神生活匮乏。国民不是不阅读,但读得最多的就是微信,里边当然也有好东西,但大部分都是垃圾。养生呀、股票呀、八卦呀为主,大都是流俗的东西。新教材不可能扭转社会风气,但在这方面也用了心。我们希望从孩子抓起,激发读书兴趣,在观念上也做点改进,比如我提出要让孩子们“连滚带爬”地读,主张“海量阅读”,可以读一些“闲书”,不能都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

  比起其他版本,“部编本”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

  在阅读兴趣培养上,有时也应该允许读得快点,挑有兴趣的读,可以“不求甚解”;还有个观念:不动笔墨不看书,要求孩子凡是读书就写笔记,要学怎么写作,这也是煞风景的。孩子也应当有他们的自由阅读。

  课外阅读的确重要,培养读书兴趣必须拓展课外阅读。

  没有课外阅读,那语文教学就只是“半截子”的。新编语文教材主张读书为主,读书为要。抓住这条,就可能化繁为简。语文江湖很大,有各种流派,你提出某种观点,挑刺都会很多,但还是要抓住读书这个本质。

  我是提倡语文教学采取“1加X”的办法,就是拓展阅读。比如教一篇古文,连带让学生读四五篇古文。增加的“X”部分,不一定读那么精,泛读也可以的。有足够的阅读量,语感才能出来。

  升学考试是否也会有相应的要求和变化?高考仍是检验语文教育的一个标准。您认为实行“部编本”教材,将会对高考语文改革有怎样的影响?

  肯定会带动考试,比如要考阅读面、阅读速度。“部编本”教材回归到语文的本质,抓住了读书这个“牛鼻子”。我想中考高考也会重视读书的测评的。近几年高考语文命题,阅读题就很注重考阅读面、阅读量和阅读速度。

  关于写作教学,新教材也有改进。主要是强调读写结合,特别重视写作背后的思维训练。从小学到公务员都要考写作,为什么?是需要写作的人才吗?不是,其实是通过写作考察思维能力。我曾经写文章用过一个标题:读书养性,写作练脑。这是为了强调写作对于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写作教学不能停留于教给一些技巧方法,还要教“用脑”。

  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更大的成长力量,请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培养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

  的阅读是学以致用。两个黄鹂自成立以来,就将“提升中国孩子语文能力和素养”作为企业的使命。针对3-15岁青少儿,两个黄鹂自主研发了新语文教育体系,包括口才、作文、国学、阅读、戏剧以及新语文等课程,它遵循中国语言的学习规律,强调中国语言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孩子最终掌握中国语言听、说、读、写能力。

以上就是 北京两个黄鹂新语文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 在线咨询
也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400-888-4846 让在线老师为你详细解答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教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北京两个黄鹂新语文教育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北街191号 咨询电话:400-888-4846

CopyRight © 2010-2024 订课宝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内所有内容。

沪ICP备16037964号-2

招生合作 版权/投诉 注册

网站地图 更新时间: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