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13 17:17:11 已帮助:230人 来源:成都交大建工中心
一、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占据全球GDP的1/10,消耗着全球2/5的资源,这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可以说建筑行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时,建筑行业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分布范围广、参与单位和人员多、风险大等特点,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效的对项目进行管理控制是一个极具意义的课题。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中国已经历20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多方面问题: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管理模式混乱,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同时对信息化的投入不够;从行业角度来说,整个行业缺少统一的标准与规定,相应的管理软件业不够完善,建筑行业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从国家管理角度而言,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
二、基于BIM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打破信息孤岛
BIM技术将给施工企业项目精细化管理、企业集约化管理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带来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突破了以往传统管理技术手段的瓶颈,从而带来项目管理革命。在项目决策阶段,需要评价项目的可行性、工程费用的估算合理与否,做出科学决策;在设计阶段,三维的图形设计,使得建筑、结构、设备、电气、暖通等多个专业设计人员可以更好的分工合作;在招投标阶段,直接统计出建筑的实物工程量,根据清单计价规则套上清单信息,形成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模型,添加时间进度信息,就可以实现4D模拟建造,分析统计每阶段的成本费用,进行5D模拟;在运营阶段,利用BIM模型进行数字化管理;在拆除阶段,利用BIM模型分析拆除的方案,确定爆破方案的炸药点设置是否合理,可以在BIM模型上模拟爆破的坍塌反应,评价爆破对本建筑及周边建筑的影响。
(二)基于数据,实现数据共享
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的数字化建筑模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形五大特点,给工程建设信息化带来重大变革。首先,BIM技术采用以数据为中心的协作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大大提高了建筑行业工效;其次,能够提升建筑品质,实现绿色收集整理、模拟的设计和建造。
三、BIM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BIM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目前BIM的应用存在“三不统一、两不完备”问题:系统不统一(软硬件、网络);BIM标准不统一(建模标准、数据标准、应用标准);BIM应用管理不统一;基础数据和构件不完备;国内软件开发不完备。
1.BIM软件的制约
软件不够成熟,设计阶段软件不能够满足专业需要,BIM如何与现有的运维管理平台接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软件与软件之间的数据传递不成熟,很多软件之间的参数无法共用和传递,影响BIM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2.各参与单位的BIM协作机制
BIM的价值化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但目前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BIM模型的交接、数据的传递标准,项目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流程、协作机制还没有建立,BIM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虽然应用了BIM,但只是开发和利用其中一小部分功能,造成资源浪费。
五、结束语
从BIM进入中国后,就受到建筑技术、工程管理和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人员的高度重视,而BIM技术的商业价值,据斯坦福大学的调研表明,BIM可以减少设计变更40%,提高施工现场劳动率20%~30%。但BIM技术的发展对行业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们还难以估量,但它将会是我们建筑企业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必须的工具,更是建筑行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核心技术。
以上就是
成都交大建工中心
小编为您整理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_最新资讯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 在线咨询
也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400-888-4011
让在线老师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