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组装、搭建、编写程序运行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理解为机器人编程教育是通过一些教育类的机器人来实现教学目的。
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分阶段、系统性地教授儿童编程语言,从最开始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再到孩子学会运用“编程思维”,最后利用算法设计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方式。
1、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观察力和耐心。
3、培养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别一、学习方向与深度不同
1、机器人编程:
以调用编程模块指令让机器动起来为目的。通常需要编程的模块是已经写好存储在模块里的,小朋友做的只是将模块以不同的方式拼接起来。
2、少儿编程:
探究编程语言的本质,一层一层把模块打开,学习模块内部核心的逻辑、算法、语法和结构。
3、深度方面:
高级的机器人要求非常扎实的编程基础,比如C语言,C++等。但大多数的机器人机构只停留在初级教育,最多涉及到一些图形化编程教育,并不教授这些高级编程语言,这也是为什么3岁可以学习机器人,到8岁之后没有东西可学的原因。
区别二、不同的应用场景
1、使用场景:
机器人编程应用范围仅限于机器人本身,一旦脱离了这个机器人,孩子所学的编程知识可能就无用武之地。简单的机器人编程教育存在学习瓶颈,所学的编程知识是基于机器人硬件设计的课程内容。少儿编程学习是基于软件项目开发设计的课程,其中会有一部分涉及到与硬件的交互,这里就和机器人有些类似,但是编程的高度是没有限制的,孩子可以系统掌握各种语言,选择范围更广。
2、职业选择方面:
少儿编程的学员可以从事大部分和编程有关的工作,机器人编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相较于大部分机器人编程那些浅显的编程语言训练,接受儿童编程教育的孩子因为有扎实的编程基础,未来在选择这些专业时会有更大的优势。
3、逻辑思维方面:
机器人物理硬件的连接强调动手能力,一个6岁的孩子经过反复练习,可以很熟练的拼装机器人。但是编程学习涉及更广泛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学、英语、物理等K12学科。
区别三、学习后的收获不同
1、选择方面:
接受少儿编程教育的孩子能够系统掌握编程语言,从Scratch到C++,选择范围很广。
2、学业方面:
少儿编程领域有NOI和NOIP,获奖学生有机会保送大学,含金量也较高。机器人编程比赛则种类繁多,类目不一,每项的含金量很难统计,而且两极分化严重,要么很高,要么很低。
3、语言方面:
机器人编程所用语言很多,不同的机器人需要不同的语言,比如乐高NXT有图形化IDE,使用RoboLab语言,适合初学者;高级的可以使用RobotC。少儿编程所学的语言是面向整个计算机界的,假如以后做程序员、算法工程师、架构设计师都能用到。
区别四、学习方法和内容不同
1、机器人编程教育
4-8岁:启蒙兴趣为主,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积木类机器人。
7-12岁:孩子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就可以学习单片机机器人。
2、少儿编程
4-6岁:编程小游戏,入门阶段,可以先带孩子玩一些编程小游戏,比如用指令控制一个角色到达终点,绕过一些障碍物,用循环来完成重复任务等等。
7-9岁:图形化编程工具,这个阶段,可以让孩子用一些可视化编程工具来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
10岁+:代码编程语言,这时候孩子们可以开始学习编程语言,尝试编写一些软件,初步学习算法、数据结构以及面向对象编程,也可以尝试一些硬件编程。这时候孩子可以直接使用人型机器人进行学习,参加一些比赛。
那机器人编程和少儿编程到底选哪个,这个要按学习目的选择。从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增加学业、竞争力而言,少儿编程教育更有优势,范围更广。但如果孩子喜欢动手操作和物理更多一点,那机器人编程也是不错的选择。孩子打好编程基础,可以学好机器人编程。但反过来,没有扎实的编程基础,却难以控制好机器人。培养孩子对于主动学习知识、探寻未知的动力和热情,不要让简单重复的习题湮没孩子天生的对世界蓬勃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能学会运用人工智能、并用人性之美进行决策和修正,则为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提升了附加值。
福州趣乐码青少年编程主要致力于教授6~18岁青少儿计算思维、计算机编程、游戏应用开发等课程,扩大线下业务的同时开展线上教学,面向全国的青少儿年教授编程思维。使得全国6~18岁的青少儿都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的方式学习到超前的编程思维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