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9 20:26:16 已帮助:472人 来源:上海常青藤国际学校
今天,常青藤就给大班的宝爸宝妈们一些建议,大家一起帮助宝贝们过好这段衔接的时光,顺利开启小学生活。
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
激发孩子上学的热情是幼小衔接中重要的一环。
“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的鼓励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和向往,而不要说“上学很辛苦的”、“你现在还不练习、上了小学怎么跟得上”这类的话。
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
作息规律不仅要调整生物钟、取消午睡,同时也要求孩子做到白天有时间观念和有节律。
01 确立孩子时间观念
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要让他做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比如来回走动)。
02 制作作息时间表
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
怎样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入学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
(1)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
(2)用好的东西及时归位;
(3)能处理好个人用餐、盥洗等事情;
(4)能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5)比较合理地计划时间并完成任务。
以下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都是家长需要多多留意的:
(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
(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
(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
(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
(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
(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服等?
(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
(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
(10)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
(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逐渐培养孩子以下习惯,有助于孩子尽快适应9月的小学生活。
(1)倾听和提问的习惯;
(2)表达和发言的习惯;
(3)阅读和书写的习惯;
(4)记忆和思考的习惯;
(5)遵纪和守时的习惯;
(6)合作和分享的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
刚读一年级,学生作业(书面或口头作业)不会太多,主要是帮助孩子养成每日有学习任务的习惯。
(1)仪式感的营造:给孩子布置一个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桌椅、台灯、小书架等等,有助于孩子认识到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2)培养孩子专注力:比如现在在家就阅读绘本、画画等,中间做到不吃零食、不看电视、不起身,从最短的3、5分钟延长至10-15分钟。
学习上的如何衔接?
不少爸爸妈妈对幼升小在知识上的衔接感到焦虑,而实际上,幼儿园的活动已经为孩子的小学学习做了充分的看不见的准备——
比如,在游戏和教学中,大班的孩子们互相交流,他们积累的大量的语言表达,词句理解理解、辨别读音的经验完全可以过渡到小学的语文学习中去。
而数学的话,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要做“加减乘除”,其实,小学的数学内涵非常丰富,而幼儿园的游戏和运动给孩子的数学学习做了大量的准备,比如从玩形状屋、七巧板到难度各异的拼图,立体的从玩积木、乐高插粒到大小形状各异的纸盒,从骑小车时感知车身与车把的角度与车行驶方向的关系(感知位置的变化)到感知以怎样的速度骑行才不至于撞墙(感知距离与速度的关系),等等,只是这些都还没有像小学里那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而已。
综合来讲,父母要做到以平常心和期待的心来引导孩子,从生活、学习、身心等各方面主动观察和配合孩子的成长节律,这才是真正的、全面的幼小衔接。
以上就是
上海常青藤国际学校
小编为您整理关于幼小衔接,常青藤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 在线咨询
也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400-060-0103
让在线老师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