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看夫妻吵架的含义
发布时间:2017-08-09 11:33:44 已帮助:188人 来源:天津听心教育
婚姻中的90/10原则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原则,叫“90/10”原则,什么意思呢?比如你今天跟对方吵架,觉得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情绪反应,但是实际上是90%是以前的事情引起了你的反应,而不是这现在的10%,过去的以往经历占了90%的原因。
人际关系其实就是这样两种力量:一种是我安全、我信任,所以我平和、我接受我理解我包容;一种是我不够安全不够相信自己,所以我防御,因为我不愿意接受我不好。
为什么不能客观的去看待这件事呢?为什么发火呢?
很多时候是目前的情形触发了你原有的经历,即和原有的经历重叠了,如果这个人人格平和,属于那种安全型人,则较容易客观看待事情;如果对方属于那种一贯的被父母批评多了,被别人瞧不起、不自信,这样的人当你说他不好的时候,他重叠的是什么印象呢?“我又挨批评了”,“我又犯错误了”,“他不喜欢我”,这是他的自动思维。所以他反应是“你认为我不好”,其实内心是什么?“我自己不够好”,重叠了过去的一些不良的经历。
所以对于冲突我们基本的认识是什么?冲突不是因为你不好,只是因为你扣动了他的扳机,冲突表明沟通的必要。你需要理解他的过去,知道他何以如此。
吵架时谁声音高谁就有理吗?
我们的理解是声音越高越虚弱。
别看吵架的时候剑拔弩张,谁都想显示自己厉害,其实,表现的越是很厉害的人越自卑。也就是说一个越自卑的人,他往往有时候越伪装自己,用防御的一些形式来显示自己,所以有的人是先拍桌子后发火。
拍桌子是为自己壮胆的,是意识层次的,拍桌子是他的铠甲,装的很强大,表现越厉害的人,越是腹中空。越张牙舞爪,吵的越厉害,说的越多的人越是弱者。
吵架的背后是强烈的关注需要
一种情绪实际它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它包含着相互对立的另外一种情感。这里我教大家一些技巧,分清相互对立的情感。比如侵略性对立的情感是什么?是渴望温柔和亲近。
有一对常常半夜打架的夫妻,女人经常肢体主动攻击男人,我们看到,其实当一个女人用侵略、攻击的行为来表达她愤怒的时候,她是在索求对方的爱,说明她内心里是爱不够的。
吵架是表达渴望注意,渴望关注、渴望身体的接触的,因为有利的沟通还是身体的沟通,语言有时候是苍白的,所以我们还要识别对方的的对立的情感,不管它表面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看她的肢体语言,看她内在的情感。【
婚姻咨询师】
一些人说生活平淡、苦闷,那是什么?渴望意义和目标,他需要探索新的生活目标了,需要找到生活的另外的意义了,所以他渴望转变。
如果我们能够读懂对方的情绪,读懂他内在需要的时候,两个人才会真正的默契。
吵架的技巧
1、不回避、不扩大、限定时间与主题。
回避的实质是对抗、是不自信、是无奈;不对抗不是躲避,但是你可以采取一些技巧。你可以暂时撤离或者用幽默的方法把这个结打开。婚姻生活中要学会幽默的技巧,甚至限定争吵的时间,“你说吧,我听你说”,这是的。即便有一些争执,“好,那么我们吵20分钟,你先说,我后说”,限定时间。
2、不翻旧帐、不指责。
忌用“你总是……”“每次……。“这样的语句。用开放式语句:“我觉得……你看呢”,澄清问题,探寻“怎样你就比较满意?”然后试行一周或一个月。
吵架为什么会越来越升级呢?经常是翻旧帐,而且贴标签“你总是这样”。在吵架的过程中有一个沟通艺术就是不以“你”来开头,不说你,而说“我”,说自己的情绪不会让对方抗拒的,多说感受,少说认识,我们好多人往往自己的感觉已经麻木了,经常一说就是自己的想法。以一种探询的一种方式提问,是澄清问题,你到底吵半天是为了什么?需要澄清问题。
那么问题澄清之后那就该探索怎样办?彼此希望怎么样?然后可以试行,吵了就应该有一个结果,不能吵个糊涂架,两人各自生气甚至冷战好几天总会留下阴影的。吵架的过程中要变成沟通过程,要澄清问题、探询结果,不要非要分清谁对谁错,家庭是个系统,出了问题往往是系统出了问题。运行模式出了问题,而不是某个人错,而且风水轮流转。这从你主动谦让,下次我主动谦让,如果总是一方得理那这个吵架就没劲了。
3、陈述“我的讯息”
陈述“我的讯息”有三步骤。
“当……我觉得……因为……”一是描述自己觉得困扰不安的行为,例如,“你骑我的摩托车把油快用光了。”只描述行为本身,而非指责行为的当事人。
二是陈述自己对可能的后果的感受。例如,“我很生气。”
三是陈述后果。例如,“因为必须去加油,早上上班可能会迟到。”我的讯息的沟通模式如下:“当……,我觉得……,因为……”
当什么时候觉得你说的是事不是人,对事不对人时,这样对方容易接受,以“你”为开头,那就容易变成指责。在夫妻生活中不可能一团和气,没有情绪的,那情绪怎么表达?这样表达,说“我的信息”,生活中你可以去尝试一下哦。
以上就是
天津听心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从心理学看夫妻吵架的含义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 在线咨询
也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400-666-4820
让在线老师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