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仅能使学生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潜质,还能提高其认读水平、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图书馆,作为校园知识的聚集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图书馆承载着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栖居着孩子们对诗意的向往,是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精神宝地。
为更好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为师生们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学习氛围。10月17日,原北京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丁书林,北京市八中图书馆馆长周燕萍,首师大附中图书馆薛冰,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图书馆教研员牛芳菊,北京市京源学校图书馆馆长张亚莲,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原图书馆教研员,中小学图书馆学会专家于莉,廊坊十中校长魏国福,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基础教育总经理刘焕阁等专家一行来访我校参观,并就校园图书馆文化建设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参观音乐教室
参观阅览室
参观未来教室
孙清亚校长在交流座谈会上简要介绍了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体系,以及我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整体规划、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等内容。
同时,他讲到:“我们一直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现在有阅览室,今后还将把行政楼中的一整层区域都作为图书馆,让教师和学生们都能享受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众专家认真聆听,对我校的教育理念、校园建设表示高度赞同,他们认为,先教会孩子生存生活,再去教学生们知识是非常正确的理念,这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一路参观下来,我看到了学校学生自信、开朗、阳光的精神面貌,见到我们都会主动打招呼问好,一言一行彰显着大气、文明的礼仪风范。”于莉讲到。
在图书馆文化建设方面,他们更是各抒己见:
01图书馆建构正在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学生走进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看书,同时也会与教师、同学进行知识和信息交流。所以,今后的图书馆不止是一个资源库,还会涉及到情景搭建、社团构建等多方面建设,让学生能在这里学习和思考,并拥有能对图书馆、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做出评价的能力。
02图书馆建设主要由“资源建设”和“服务建设”两方面构成。一是资源建设。结合信息化手段,做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探索,用新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化被动为主动。二是服务建设。书籍是静态的,怎么让师生们真正用起来,做起来,使校内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都需要去探索。比如:是否可以和日常教学更好结合,学生课外阅读如何量化等。
03可以增设晨读。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原图书馆教研员,中小学图书馆学会专家于莉表示,自己上学时,老师们每天都会利用晨读时间,为学生读一些经典名著和故事,第二天还会随机选择几名同学就其中的人物特点,情节进行提问,那段时间让她受益匪浅,直到现在写作文也不发愁,这种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此。
04加强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探索。教育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有固定的方向。人工智能化是未来大势之趋,加快图书馆向人工智能方向的转型,把图书馆建设成智慧型的场所,让师生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服务,是需要考虑的。
阅览室:洞见学生真实的变化
目前,我校阅览室共有图书4800余册,涉及文化、艺术、哲学、历史、数理化、社会科学、军事以及综合性图书等多种类别。
除去午餐、晚餐与休息时间外,其余时间均对学生开放。同时,将每周一至四晚18:30~20:00设为“学生阅读时间”,各年级学生按照学校安排,轮流进行阅读活动。
七年级语文教师李文龙认为,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他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明白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
超多的阅读,能够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构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构成潜质。
“例如我班的孙嘉艺同学,原本成绩一般,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分析问题总是找不到思路。自从进入我校以后,她经常到阅览室查阅资料,认真做读书笔记,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同学讨论起问题来,也头头是道。这完全得益于她课下阅览了大量的资料,从资料书中延伸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像这样的同学我班还真不少,他们通过阅读不但提高了自己成绩,还逐渐爱上了一门学科。如:范思哲同学爱上了地理,孟子馨同学爱上了历史,而张朵朵同学对生物情有独钟。”李文龙说道。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本好书,通常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孩子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他们崇拜的楷模,也能够透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
他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七年级一班的杨雨凝同学在刚刚入学时,喜欢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有时还会说一两句粗话。但她有一个爱好,就是很喜欢看武侠小说。她的这项爱好在开学周就被我校老师发现,此后,老师们便经常陪她到阅览室看书,并引导她由对武侠小说里英雄的崇拜转为对名著中英雄人物的崇拜。现在,杨雨凝同学的人生观慢慢地有了转变。这段时间以来,她变得越来越安静,口头上的粗话也不见了,有时竟能和老师、同学谈论起名著来。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着阅读带来的愉悦。
六年级教师魏红说道:“每一次来到图书馆,孩子们都很安静。例如:我班赵瑜同学,平时喜欢读各类书籍,每次从阅览室回来,都会和同学们分享他的收获。再如,学生徐嘉呈总是感叹阅读时间过得好快呀!这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