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对联书法才是好作品?
发布时间:2017-07-06 14:47:40 已帮助:372人 来源:北京国学院
如何欣赏和学习对联书法艺术?近日,上海书法家刘一闻和浙江书法家鲍贤伦展开了一场“书对话联”的趣味座谈。
写对联,印章不能随便盖
据刘一闻介绍,对联书法主要出现和发展的时期是清代,文字狱的盛行使很多原本在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纷纷转向文字研究和小学研究。对联形式独特,又有装饰性和实用性,渐渐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创作形式。
对联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秦汉时用于驱鬼的“桃符”,鲍贤伦介绍,从文献上看,至少明太祖时期民间写对联、贴对联已经蔚然成风,现在明代的对联还存在一些实物,但以清代为主。从“桃符”到对联的发展,也可看到对联负载的民俗因素逐渐被文人所雅化,在这个过程中,文人学者的实践起了很大作用。
对联看起来简单,但在创作上要求很高。刘一闻对对联的创作兴趣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工人文化宫办画展征稿,只能写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词,我打算写毛诗里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写着写着发现,一幅字写到下面没有上面写得好,写了下联又觉得比上联写得好,于是反复重写,把家里的纸都写完了,还特地去朵云轩买了三张宣纸写,到最后仍然觉得不满意。那以后,我决定,要把对联写好。”
从此【
北京国学培训】以后,刘一闻开始注意上海的书法家前辈们如何写对联,看老先生们怎么叠纸,怎么用笔。刘一闻也透露了一个写对联书法的“小窍门”:他当年去潘学固家中看他写字,那时老先生们家中都不富裕,写字的案子很小,而且,在这张案子上又要吃饭、烫衣服,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才能写字。也因为案子小,每次潘学固在创作对联时,都把两张纸叠在一块写。当时,刘一闻的案子也不大,也学着潘先生的方法创作,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这样做有个好处,在书写过程中可以顾及对联用笔章法的呼应。”
以上就是
北京国学院
小编为您整理什么样的对联书法才是好作品?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 在线咨询
也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400-888-4846
让在线老师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