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磨损牙床组织
每个牙齿分为三部分:长在牙槽里的是牙根,露在外面的是牙冠,牙根和牙冠之间是牙颈。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牙本质,在牙冠部分牙本质的外层有乳白色、坚硬的牙釉质。
牙齿中央的腔为牙髓腔,其中充满了牙髓,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夜里磨牙,上下牙直接接触,不仅力量大,而且持续的时间长,造成牙釉质磨损,就会出现对冷、热、酸、甜感到刺激,痛疼不适,甚至牙齿坏死。
2.对牙齿周围组织有破坏
长期夜间磨牙可引起齿龈炎和牙周炎
3.对颞下颌关节有影响
牙齿过度磨损会导致宝宝牙齿咬合关系紊乱,破坏关节内部结构的平衡,导致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甚至出现张口困难的情况。
有可能!肠道寄生虫,尤其是肠蛔虫病,在儿童中相当多见,蛔虫产生的毒素刺激肠道,会使肠蠕动加快,引起消化不良,睡眠不宁,从而导致磨牙。
其实缺的是维生素D!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等症状。也有报道称,缺锌与缺乏维生素B也会引起儿童磨牙。
1.精神因素
比如孩子在白天情绪激动、紧张或过度疲劳,在晚间看有惊险打斗情节的电视节目,入睡前玩耍后过度兴奋等因素,都会引起夜间磨牙。如果,因某件事情长期受到爸爸妈妈的责骂,引起孩子压抑、不安和焦虑等情绪,也会出现夜间磨牙的现象。
2.睡眠姿势
儿童夜磨牙与睡眠姿势有一定的关系。睡眠时,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但是儿童俯卧的时候,下颌会受到头部的压力。而下颌为了摆脱受到的压力,就会产生磨合,形成夜磨牙。若儿童睡眠时,不断翻动身体或改变睡眠姿势,也会产生一过性夜磨牙。
1.孩子睡前放松
妈妈们可以让宝宝先平躺在床上,然后均匀的、有节奏的慢慢呼吸,随着呼吸的平缓,身体的各个部位也跟着一起放松。小宝宝可能一时间不太能明白睡前放松的意思,妈妈们可以亲自给孩子做个示范。
2.有虫的要打虫
对于肠道内寄生虫原因引起的夜间磨牙的问题,妈妈们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打虫,因为寄生虫的危害不仅是磨牙,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阻碍宝宝的生长发育。虽然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卫生关注度越来越高,蛔虫问题已经不想早些年前那么严重,但只要发生这种情况,妈妈们一定要按医生的嘱咐让宝宝服下驱虫药。
3.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有的宝宝喜欢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有的宝宝喜欢晚餐吃得特别多,这些坏习惯妈妈们都要及时纠正。发现宝宝有磨牙的症状后,妈妈要控制好宝宝的饮食,晚上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吃不易消化的东西,以免食物在肠道内停留过久刺激大脑和神经系统。
如果宝宝夜间磨牙的现象特别严重,可以带他去牙科医院看医生,现在的牙科医院有专门训练小宝宝磨牙的方法,顽固的磨牙还可以配置牙垫,晚上带上它可以减轻磨牙对牙齿带来的损伤。如果选择给宝宝戴牙垫,妈妈们晚上一定要认真给宝宝固定,防止牙垫不小心脱落。
4.教孩子如何放松脸部的肌肉
经常磨牙,咀嚼肌会非常的疲劳,妈妈们可以教宝宝在睡前放松这两边的肌肉。配合着一吸一呼的节奏,让宝宝重复咬紧牙关和放松牙关的动作,直到宝宝感觉到累。这样的锻炼能让锻炼肌肉的协调性变的更好,不自主抽搐的状况可能会缓解。
5.给宝宝多补充些钙质和维生素D
在医生知道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晒晒日光浴,促进钙质吸收。
6.注意宝宝晚上的睡眠姿势
孩子磨牙期间,妈妈们要辛苦辛苦,晚上多起来几次看看宝宝的睡觉姿势是否正确,如果怀疑会压迫到咀嚼肌,那么就立刻改变宝宝的睡眠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