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发声与共鸣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康语儿童智能康复中心就从以上两个方面带各位家长们来学习下关于言语开发的两个重要基础知!
感官反应期
没有与人沟通的欲望/动机;以哭声及笑声回应环境的转变或身体的感觉;后期会看着人、对人微笑、发“嘎嘎”声;成人会对婴儿“无意”的行为赋予解释;只明白非语言提示,如手势、说话语调、生活程序等;不真正明白说话。
沟通发展期
会说单词句(叠词),如“饭饭”(吃饭)、嘟嘟”(汽车)、“灯灯”(电灯)、“包包”(书包);喜欢与人沟通;开始能与人保持共同专注;发出一连串的玩声,以表达开心/不开心的情绪;靠环境提示来明白说话;12-13个月大,明白数个人物或物件名称。
词语运用期
开始使用字词表达需要,偶然可以发声回答一两个问题。;同时会使用动作、表情;发展至运用约50个单义词;没提示下理解语言;明白熟悉的人和物件名称;先学名词,再学动词;成人要精简说话、用简单问题→帮助儿童明白说话、保持对答。
句子组织期
词语数量突飞猛进地增多;能说出约200个单义词;组合单义词成为双词短句等3~5字的句子;明白简单指令;回答简单问句;进入词饥期,宝宝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简单的疑问句表达询问。
早期句子应用期
使用二至三个词语组成的句子;比较会用言语表达情感,较少用哭和发脾气;熟练地背诵简单的唐诗说故事时,句子并不连贯;常用的礼貌用语宝宝已经掌握了;并且他在帮你做事以后,会要求你说“谢谢”;明白简单概念;跟从两个步骤的指令进行活动;
句子应用期
三岁时,能进行数次一来一往的对话;对自己引发的话题较有兴趣;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流利地说出家人的姓名;主动表达身体感受;能很好的回答在做什么的问题。
句子应用期
喜欢问问题;能使用超过1000个词语;使用由三至五个词语组成的句子;运用抽象词语。
句子应用期
重述简单熟悉的故事;明白相反词;跟从含有大小、颜色、空间等概念的指令,;
句子深化期(说话已很清晰)
运用超过2000个词语;能重复10个或10个以上音节的句子;运用复句/较长句子和连接词;较详细地描述日常生活经验、程序和故事;在电话中聊天遵守轮流对话的规则;明白笑话;
逻辑思考期
运用语言来计划、学习和想象;有2500字的词汇;能综合资料,以推断和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接着话题作出回应,并不会离题;用说话表达不如意的事情;会反驳、骂人,以表达不满;说话流利;句子结构大致上与成人相同。
2.呼吸、发声和共鸣的关系
(1)生理呼吸与言语呼吸
生理呼吸
吸气和呼气是为了将氧气吸入肺,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吸气和呼气是一个持续的动作。
言语呼吸
言语呼吸是在平静呼吸的基础上,不仅吸气时需要吸气肌群主动收缩,而且呼气时也需要腹部肌群主动的收缩,以维持充足的声门下压来支持声带振动时的发声活动,从而获得言语的自然音调、响度、以及丰富的语调变化。
在言语呼吸过程中,呼吸肌群不仅提供了声带振动的动力源,而且通过抵抗肺的弹性回缩力来调控胸腔气流的呼出速率
(2)呼吸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呼吸方式异常:胸式呼吸
呼吸支持不足:说话声音小,句长短
呼吸与发声不协调:说话一字一顿、起音方式异常(如:硬起音、软起音)、吸气时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