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舌尖上的浪费中国烹饪协会倡议落实光盘行动
发布时间:2017-08-03 15:03:33 已帮助:167人 来源:武汉英佳尔特色小吃培训学校
7月17日,中国烹饪协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出倡议并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推动餐饮行业深入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工作。
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小餐桌既是人类文明的缩影,珍爱粮食、勤俭节约更是一项餐饮行业常抓不懈的提升工程。
据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介绍,2013年全国自上而下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光盘行动”以来,全社会节约意识明显提高。餐饮行业高度重视,将厉行勤俭节约作为行业职业操守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成效显著。
然而,在鼓励消费者厉行节约的同时,浪费的现象依旧时有发生。据悉,当前“舌尖上的浪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社会餐饮的聚餐宴席浪费,酒店自助餐、团餐消费及剩余食物浪费,农村婚丧嫁娶讲排场造成的浪费。
也有消费者为了避免浪费,选择在用餐过后将剩余食品进行打包。然而,也有营养学家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打包的剩菜在常温下容易滋生细菌,导致营养流失,带回家再吃其实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问题。同时,是否该提倡免费提供打包盒也成为消费者及业内关心的话题。
对此,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表示:“实际上并不提倡餐饮企业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其实这是又一次的资源浪费。从消费者层面来看将剩余的食物打包再吃不仅有害健康,从经营者角度来说,例如北京某四川风味的连锁餐饮企业,光去年一年的免费打包费用就达到了400多万之巨,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记者还了解到,自助餐这种业态成为餐饮行业中浪费的“重灾区”。一些顾客“眼大肚子小”,抱着“不亏本”的心态,所取餐食远远超过了其自身食量,吃不完又无法带走的食物最终只能被倒进垃圾桶。
为了避免这种自助餐食客取食无节制的做法,部分自助餐企业采取了餐前缴纳“押金”的做法,未剩餐食的顾客可以在用餐完毕之后拿回押金,浪费严重的顾客将会被扣去一定费用,那么这种做法是否能被市场接受?又是否能够被推崇呢?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其实是一种少数人生病,多数人吃药的做法。从顾客的角度来说,实现收取押金会让消费者感到不适,同时,即便有些许浪费,餐厅扣掉消费者押金的做法也会弄的双方都不舒服。更好的方式是经营自助餐的餐饮企业多在店内做一些提示,营造一种浪费可耻的氛围,同时服务员可以及时提醒顾客,多次少量,用完再取。”
姜俊贤还表示,其实自助餐业态的浪费并不是顾客盘子里浪费的食物,而是经营者如何控制好摆盘餐品的种类与数量,这对他们来说是很纠结、很头疼的问题。自助餐台的品种要多,菜品要丰富、琳琅满目。相比消费者的小餐碟,餐厅的“大餐碟”中如有剩余,这个量就是十分惊人的。如何确保所摆菜品的新鲜与种类齐全,又能所有已经出锅的菜品能够被全部取食完,这是十分考验经营者能力的难题。
下附倡议书原文:
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践行中央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烹饪协会号召广大餐饮企业积极响应商务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号召,并围绕4个方面向广大餐饮企业发出倡议,引导餐饮企业厉行勤俭节约,减少“舌尖浪费”,落实“光盘行动”。
一、履行社会责任。餐饮企业要自觉将厉行节约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全程节约,减少餐厨垃圾;餐饮服务员要遵守职业道德,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
二、养成节约习惯。向广大消费者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消费理念,摒弃好面子、讲排场的陋习,减少宴席、自助餐浪费。
三、科学文明就餐。合理调整菜品数量、份量,推广分餐制,主动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导消费者主动打包,倡导“光盘行动”。
四、树立行业新风。将厉行节约作为餐饮业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使“珍惜食品、剩余打包、杜绝浪费”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姜俊贤会长表示,下一步,中国烹饪协会将在行业内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指南工作,制订行业服务标准,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正规的服务程序中。
聚焦餐饮行业的浪费现状展开有针对性的调研工作,调研中不但要发现问题,也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发现可以借鉴的经验,在餐饮行业内推动改革。
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贯穿到行业服务培训和餐饮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中,在全行业中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全员意识。
树立行业典型,总结先进经验。中国烹饪协会将对行业典型经验,特别是可推广经验进行重点宣传推介,以点带面引导餐饮企业把践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工作落在实处,常抓不懈,见到成效并形成良好规范的运行机制;促进行业勤俭节约水平的提升,加强企业全系统精细管理水平的升级,带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把厉行节约作为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砥砺行动”。
以上就是
武汉英佳尔特色小吃培训学校
小编为您整理减少舌尖上的浪费中国烹饪协会倡议落实光盘行动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 在线咨询
也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400-888-4851
让在线老师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