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合作| 投诉/建议
订课宝 >上海市培训咨询 >编导文学创作第三讲故事写作方法

培训资讯

编导文学创作第三讲故事写作方法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7-07-12 16:31:35 浏览253次

  编导文学创作第三讲 故事写作方法【上海东方艺考培训机构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谁都想把故事写得好看,使读者一拿起就不舍得放下,作者为此煞费苦心,千方百计,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而"出人意料"则是新故事创作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法。这有点像相声中的"包袱",说出一件事情,大出人们的意料,大家急需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待到"包袱"一层层解开,人们才恍然大悟,于是,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作者也完成了他的使命,实现了他的本意。
  但在我们的一些新故事作品中,"出入意料"的手法用得不怎么成功。虽然作品的情节很是奇特,很不一般,令人大出意外,但当读者看到后面时,就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觉得不合情理,是作者在胡编乱造。由于读者对作品的内容采取了不信任的态度,根本不予接受,那么,这部作品对读者的教益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谓的不合情理,一般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符合逻辑推理,违背常识。你说某某人不怕冷,下冰窟窿救人,三个小时救起了十来个人。人家会信?这个人怎么有那么大气力,怎么没被冻死?另一种情况则是不符合人物性格。前面还在说这人怎么软弱,怎么逆来顺受,后来却说这人很刚强。读者不能不莫名其妙:这人到底怎么回事?
  所以问题不在于"出人意料",而在于"为什么",在于怎么会这样。三个小时在冰窟窿救人可以,但你得写出这人为什么有这般能耐,能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同样,那个原本逆来顺受的女人怎么变成了一个刚强的、宁死不屈的烈性女子,你得写出这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来,这样,读者才能信服。我们不能光写他(她)做了什么,更要写他(她)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么做。
  造成"不合情理"的原因,大多是作者在构思故事时不是从人物出发,而是随心所欲地编造情节,为情节而情节,以为情节越奇特越出乎人们的意料,就越能吸引读者,殊不知一旦情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者不相信,那你的一切辛苦全白费了。
  运用"出入意料"手法成功的新故事作品不少,而在民间故事作品中,这类的成功之作比比皆是。如《山海经》1998年第五期中的《穷汉打官司》就是不错的故事。穷汉丁同三给张老财砍柴,回来的路上马尾给树卡断了,张老财便拉他去打官司。去县衙路上宿夜王老财家,穷汉又不小心压死了王老财的奶娃,于是两个财主一起押穷汉去打官司。穷汉自知不遭杀头也得坐牢,于是跳崖想自杀。不料跳下来正好压死了崖下正路过的板车上的病人。于是,拉车人及两财主三人要他赔命、打官司。这样的官司还能赢!偏偏,穷汉赢了!县官昏了头?没有,他精明着呢!故事一环扣一环,一波接一波,一个意外连一个意外,却叫人心服口服,因为都合情合理。

全国分站: 全国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唐山 邯郸 邢台 太原 沈阳 大连 长春 哈尔滨 上海 南京 无锡 苏州 南通 镇江 杭州 嘉兴 合肥 芜湖 马鞍山 安庆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南昌 萍乡 九江 济南 青岛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郑州 洛阳 武汉 黄石 宜昌 黄冈 长沙 株洲 湘潭 广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江门 惠州 东莞 中山 南宁 重庆 成都 绵阳 西安 上海市 北京市

CopyRight © 2010-2025 订课宝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内所有内容。

沪ICP备16037964号-2

招生合作 投诉/建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