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注意力与学习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对于孩子来说,视觉注意力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1)能不能注意到眼前出现的事物;
(2)能不能排除干扰,长时间的深度持续注意;
(3)同时出现两个以上事物,该如何选择。
画画需要极为复杂的眼、脑、手的密集协调配合,必须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一幅作品。由于画画近似于自主游戏玩耍的趣味性,大部分孩子画画时会表现出来优于平常的耐心和注意力。长期坚持画画练习,必然会增强孩子的注意力控制能力。
2.画画促进孩子大脑的协调发展
我们的大脑主要有左、右脑两大半球。大脑两半球具有不对称性的机能,各有它们的优势,两侧大脑半球协同活动才是完成心理复杂活动的基础,画画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认知过程,只有右半脑的感性优势和左半脑的理性优势,既分工又协同才能完成。就如同我们的两只手,可以有分工侧重,但却不可以偏废。只用一只手,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只有两只手协同,才能完成更高级、更复杂的工作。画画的过程就如同大脑的体操,会有效的促进两侧大脑的协调共进,提高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
3.画画提高孩子视觉观察记忆能力
一切科学实验、新的发现、新的规律,都是建立在细致、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训练孩子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孩子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成绩。因此观察是人们获得知识提高认知的有效途径。观察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而绘画对孩子培养观察能力有种重要作用,在画画的过程中,因为要把看到的描绘出来,所以孩子必须认真的去观察事物中所有的色彩关系、光影关系、以及它们形与形之间组成的各种关系,可以训练孩子透过事物表面来进行实质性理解性的观察,使孩子能够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事物本质与其内在含义。
观察是记忆的基础,同属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是信息输入记忆的过程,观察的细致与否直接影响记忆储存的正确性,同理,记忆力好的人观察力绝不会差。很多时候孩子记不住东西并不是因为记忆差,而是因为看的不仔细或不善于观察,总是流于表象,没有看到内在的,本质的东西。画画的过程就是一种对图形形象记忆的过程,通过不断循环的画画训练,孩子们会反复观察图画图形的形状特征,随着加深观察体会,最终达到增加记忆认知的能力。
4.画画锻炼孩子手部精细控制和眼手协调能力
绘画之于孩子意义重大,画画的过程对孩子们来说就是视觉所见认知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是锻炼手部肌肉控制力的过程,是手、眼、脑协调的过程,是表达情感的过程,也是智力发育的过程。生活中,不能总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作品,不能总要求孩子绘画如写字般的横平竖直,不能总以像或不像作为孩子作品的评判标准。
当孩子们用双手创作一幅画作的时候,即使是随意的涂鸦,也是挖掘孩子潜力与智慧的过程,当孩子使用各种作画工具的时候,也是锻炼手部肌肉精细控制,增加对笔掌控能力的过程,当孩子用眼观察、用脑记忆、动手默画的时候,也是锻炼眼、手、脑各部协调工作能力的过程。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与锻炼,手部的精细控制力的加强,手眼协调能力的愈发适应,其涂鸦自然而然的也不再会是漫无目的地涂画。从简单涂鸦开始,孩子就在不断创新,从最开始运动轨迹的线条到有意义的形状,再到颜色,再到内容,也是孩子思想蜕变升华,想象创造力萌芽的过程。
5.画画能提高孩子的图形色彩辨识力
画画是源于视觉观察,又作用于眼睛的视觉艺术,而图形和色彩是组成视觉艺术的必要条件。训练孩子图形的辨别能力有助于孩子利用视觉辨识物与物之间的异同点,学会辨识物体的大小、颜色、粗细,并对它的位置、形状的大小以及环境的改变有自己的感知。当孩子语言不成熟时,他们就会“乱涂乱画”出各种看似天马行空的图形,那其实是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语言,图形就成了一种的表达方式。而色彩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表现心情的方式,是影响孩子视觉冲击力的因素。画画的色彩是我们内心的反射,它可以使我们感到冷与暖的对比。冷暖色是内心的一种反映。
通过绘画启发孩子感受色彩所代表的意义,来表达对外界的认识,引导孩子通过正确的绘画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孩子的绘画是最纯粹的情感表达,因为画画好玩儿,画画有很多的工具可以使用,他们可以用不同的图形和色彩表达出独属于自己的内心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图形色彩的辨识,对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6.画画是想象创造力摇篮
科学研究证明,孩子画画时运用的想象力,不但对他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非常有帮助,而且还能带动其他方面智力的发展。画画可以让小孩子在创造时激发思维。孩子对很多生活经验和自然事物了解很少,知识面有限。他们没有学会准确的观察和塑造生活中的人、事、物时,更关心的是自己内心的需要。他们画出与实际事物不符合的内容,只是按照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对大脑中的印象来画画。
所以我们重视孩子创造力的萌芽,保护孩子起初的创造的意识和精神,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持续和发展,让孩子本性产生的强烈欲望,通过创造得到满足。孩子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小画家,而是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表现能力,这些将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
7.画画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绘画是无声的语言,喜欢画画是孩子都有的共性,画画有千变万化的形式,能让他们对它保持新鲜感,能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心理,调动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画画还提倡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创新;它不同于数学,没有标准的答案,他们画出的画面都有独特的存在价值;而且在画画过程中,可以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和劳动的价值,能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特别是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和新颖画画方式的作品得到赞美和认同的时候,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热情。
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画,保护他们纯真的想法,孩子的画不必要求作品能得其“形”,而在得其“意”,大概意思画出来就好,这样才能解放孩子,让孩子在绘画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画画是一种游戏,孩子们的作品独一无二。
8.画画能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一个懂审美的人,无论贫穷或富有,都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而绘画,是让孩子了解美、认识美的途径之一。审美的能力是花钱买不来的,也不是一个月的速成班能够学来的。审美品位是靠孩子从小的生活环境,艺术修养熏陶而来。一个从小喜欢艺术、喜欢绘画的孩子,和一个从小只看电视、玩游戏的孩子,在长大后的气质上会产生非常大的区别。画画是一种审美体验,它可以使孩子的感觉变得灵敏。当他们的审美体验丰富时,感知能力和辨识能力得到提高。知道事物为何美?美产生的原因,使他们对美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学会识别真善美、伪恶丑。
在学画过程接触有关美的形态和内容的时候,可以潜移默化使孩子从小形成高尚的道德、崇高的审美理想、高雅的情趣和情操。而孩子在画中表现的美,是有关于他们内在的健康、生命力柔软等,这些是与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紧密相关的。
9.画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真情实感
孩子的内心单纯。当他们想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情感表达的形式非常直白。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也要培养的,而画画对这种情感的培养是有帮助的。大多数的孩子喜欢画画,那是因为画画不仅好玩还可以通过有趣的作画工具,让孩子融入到画画游戏当中,同时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个游戏的过程,而且在作画时也会无意识的直接表现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家长也会通过欣赏孩子的画面效果去感受到孩子内心所想表达的真正含义。他们的画面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有现实的,不管他们在画面里如何去表现要画的对象,但这都是孩子真实的画面,这是孩子的自我表现,也是对孩子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的体现,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会更直观的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在欣赏孩子作品时,会无意识加入自身一些客观想法的限制,所以无法真正读懂孩子所想表达的含义和情感。那么家长在对待孩子作品时,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赏和感受他们的作品。通过观察孩子作品中一些具象和抽象的表达方式,去真正体会到作品的内涵。画画不仅是孩子情感的一种需要,也是孩子内心的真情实感的展现。只有内心的真实,才能表达情感的真实,这也就是画画的价值所在。通过欣赏孩子们的画,有利于家长更了解孩子,更好的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表面上看,画画是不可能直接提高孩子们数学、英语、语文等文化课学习的成绩,但是,画画就是给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打基础的一种训练方式。养花养根,育人育本,花开花落,根本长存。在此推荐一家培训机构:福州英格丽设计培训学校,开设的美术课程非常适合想要学习美术和想提升的学员来学习,满足各类学员的要求。